美國市場商情 U.S. Market News
美國市場動態商情
熱門商情
-
12 May, 2025
聯準會維持現行利率
-
12 May, 2025
猶他州與冰島推動地熱能源合作
-
12 May, 2025
日出茶太 全球布局展新猷 明確品牌定位 滿足跨世代消費期待
-
12 May, 2025
食品、醫療與生技產業具潛力 面對貿易變局 拓展美東關鍵據點深化布局
-
12 May, 2025
傳統金融面臨重塑 臺企抓住新商機 迎《美國》金融科技浪潮
-
08 May, 2025
田納西州州長讚揚「田納西創新」(Tennessee Innovates)計畫
-
06 May, 2025
美國亞培藥廠(Abbott Laboratories)將擴大美國製造業務
-
05 May, 2025
美國本(2025)年4月非農就業成長超出預期
-
05 May, 2025
最新「2025年富州與窮州」報告揭示美國東南區7州概況
- 04 Mar, 2025
- MOEA
川普政府延遲對主要貿易夥伴國加稅,暫時解除對加州企業及消費者即時性經濟威脅
一、川普政府於最後關頭決定暫緩對來自墨西哥與加拿大進口產品徵收關稅的執行期限,此舉無疑有效避免一場與其最大貿易夥伴國間的災難性貿易戰,同時亦即時緩解恐重擊加州經濟的巨大威脅。白宮態度丕變顯示川普對他國發出的强烈貿易威脅,極可能僅為一種談判策略抑或政治姿態,期有助於達成符合利益之目標。
二、然以關稅為籌碼,恐將各方經濟均帶入極度不確定的混亂局勢中,倘他國之反制措施生效,亦勢必損害美國出口商的利益、更將造成口岸作業、政府機構與企業運作的進退失據,若爆發貿易戰,甚將嚴重擾亂全球供應鏈,各方皆將蒙受巨大損失。
三、對手國的反制措施如對美國出口的酒類及大豆等商品徵收關稅,將對”紅州”經濟造成巨大衝擊,科技重鎮如加州的汽車零件與電子產品銷售的放緩,此外,加州的港口與物流行業亦將明顯受到對中國進出口量減少所帶來的沉重打擊。
四、據美國貿易統計數據顯示,自2018年川普首次對中國課徵關稅以來,中國商品輸入美國數量急劇下跌,其所產生的缺口幾乎盡由墨西哥商品取代,期間自中國進口商品量下降25%,墨西哥則激增40%,然中國仍是向加州出口商品最多的國家。就商品出口而言,墨西哥為向加州出口商品最多的來源,加拿大居次,中國第三。
五、2023年美國對墨西哥、加拿大及中國的貿易總額超過2.1兆美元,約占國家貿易總額的42%,内容幾乎涵蓋所有產品品項。因此縱使加拿大與墨西哥對美國的出口依存度過高、極易蒙受開徵關稅的衝擊,然此影響絕非單方面損失,以美加墨三大北美經濟體間之深度融合現狀,彼此唇齒相依,美國將無法於貿易戰中獨善其身,尤以汽車與農產品的供應倘受關稅影響供需失調,美國消費者將於數日內立即感受食品雜貨價格的明顯上漲,且隨著汽車及其他消費產品庫存耗盡,企業亦會將增加的成本逐漸轉嫁消費者,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的壓力。
六、加州居於口岸地區且與鄰國及主要貿易夥伴間關係緊密,所受打擊將尤其深重:
(一)2023年墨西哥對美國出口額達4,750億美元,其中620億美元(約佔13%)運往加州,近年各行各業皆出現大幅增長,各領域中以近150億美元的運輸設備及135億美元的電腦和電子產品為最,此外還包括價值70億美元的農產品、30億美元的機械設備、10億美元的墨西哥石油與天然氣以及價值6.64億美元的服裝製品。
(二)加拿大對加州之出口雖略有所下降,卻依然是加州石油、天然氣、食品及運輸設備的重要供應國。除擔心進口貨品價格將隨關稅開徵而升高,業界更為擔憂報復性關稅將直接損害加州各主要出口產業包括電子產品與農產品。
(三)對中國商品徵收10%的關稅將提高中國商品輸美之障礙,進一步打擊全球最大貨櫃港口洛杉磯長堤港的營運。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教授Sung Won Sohn指出,北加州矽谷地區高度依賴中國的電子產品、零件與製造業,倘對半導體、電腦零件與智慧型手機提高關稅將直接增加蘋果、特斯拉及英特爾等高科技公司的成本,降低產品價格之競爭性,將使得銷售更加困難。此外,衆多自中國進口服裝、家具和電子產品的加州企業,如Target、Walmart及Amazon等大型零售巨頭勢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而長期依賴中國低成本商品銷售以存活的小型企業則可能極難保持獲利。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請問你對美國市場商情有何看法? 請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