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美國商機日
2022美國商機日 美州長訪台共享台美經貿交流關鍵時刻
本年美國商機日洽談會採實體及線上雙軌進行,共計近20家美商提出採購需求,與100家我業者接洽,其中更有2間美商因看好台灣供應商品質,願意配合入境隔離政策,二度訪台參加實體洽談會,搶先為疫後復甦做好準備。買主採購品項涵蓋電子資通訊產品、5G智慧穿戴、醫療、金屬扣件、機械及食品產業等,參與我商不乏知名企業,晶元光電、奇美食品等。其中,訪台買主積極尋找消費性電子及5G通訊產品供應商,凸顯台灣在關鍵零組件製造之地位;另外,全美市佔率25%之吊扇大廠,亦參與本活動,尋找台灣LED模組及遠端遙控裝置;食品通路商更看好台灣特色美食,接洽冷凍食品及餅乾業者,多元採購引進美國市場。
本次活動星光熠熠,有台積電在美國設廠所在的亞利桑那州Douglas Ducey州長親自率團訪台,並與外貿協會黃志芳董事長、經濟部陳正祺政務次長、美國在台協會(AIT)孫曉雅處長等同台分享台美經貿合作新趨勢,紀錄台美共享價值及友好的歷史時刻。
臺美電動車產業圓桌論壇
臺美電動車產業圓桌論壇
本次圓桌論壇由經濟部貿易局、外貿協會共同舉辦,並邀請國內外知名電動車業者探討產業合作之可能。
會議目的在於探討當前電動車經晶片短缺、汽配生產製造轉移據點、全球供應鏈打破與重組的重要關鍵時刻,臺灣與美國企業如何進行產業合作與全球布局,以及臺美供應鏈重組所面臨的機會與挑戰。
本次活動透過會議的意見交流,找出臺美未來的合作方式;同時官方也可據此瞭解業界的需求,作為政策的參考依據。
<供應鏈重組的領航地圖>新書發表記者會
貿協推《供應鏈重組的領航地圖》專書
在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支持下,與美國在台協會合作,出版「供應鏈重組的領航地圖」。
本書蒐羅統整各國供應鏈重組相關研究,問卷調查超過800家海內外企業的供應鏈規劃,歸納總結出對應韌性供應鏈2.0時代的7, 8, 9策略:
7個關鍵密碼
8個區域市場/製造中心
9個產業夥伴合作領域
在此國際新變局推動全球供應鏈重組的關鍵時刻,貿協冀望本書能為企業提供前瞻洞見與實用建議,協助企業順利航向多變的未來。
2021印太商業論壇
印太商業論壇第四屆 貿協領軍秀台灣電動車實力
第四屆印太商業論壇(IPBF)昨(29)日透過線上舉行,在外貿協會與美國在台協會(AIT)的領軍下,再度為台灣爭取到國際露臉機會,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昨天表示,台灣在電動巴士、電動機車等方面具有發展優勢,且台灣擁有強大的產業基礎和供應鏈能力,可「將概念化為現實」,爭取更多國際夥伴攜手合作。
台灣主題時段的另外兩位演講者工研院研發處長暨mTARC委員王漢英以及知名企業唐榮車輛沈淑貞董事分別於會議中即時連線演講,分享台灣在電動車產業與印太地區合作的經驗及可能性。
王漢英提到,工研院(ITRI)以非營利研發機構投入超過6000研發人才於智能家居、檢康品質、環境永續等主題領域,發展ICT、綠能、機械電子等產業,培育超過151間新創公司、更名列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在北美、歐日等地區都有分設據點。
唐榮車輛沈淑貞董事則是從電動巴士的角度,說明電動巴士的製造與營運整合,並結合電動車電池的液體冷卻、模組組裝等關鍵技術,同時搭配充電站以及高達95%回收率的鋁合金車身結構,達到永續、節能的目標。
AIT處長拜訪本會
AIT新任處長拜訪貿協 聚焦台美合作與創新活動
新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AIT)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偕副處長柯傑民(Jeremy Cornforth)到貿協拜會,與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會談,雙方就台美經貿議題及未來貿協在美國的拓銷活動進行交流。
黃志芳表示,過去兩年貿協與AIT在供應鏈重組議題上密切合作,未來貿協推動在美國的台灣形象展、台美供應鏈聯合小組平台都將與AIT有更深化的合作關係。
孫曉雅會中表示,認同未來貿協赴美訪團聚焦的產業,包括醫材、電動車及半導體,這也是拜登政府關切的關鍵產業。美國商機日、EV(電動車)圓桌會議及Select USA活動都是雙方可緊密合作的項目。另外,對於未來在美國舉辦的台灣形象展也給予肯定及支持。
美國農產品食品展示會
美國農產品食品展示會
由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共同舉辦,邀請台商與美國各州辦事處代表洽談農產品及食品之採購。
時隔九年後,再次重新舉辦,並由本會擔任協辦單位,由市場處邱揮立處長開幕致詞,提到台美關係的加溫、更同時推廣貿協相關服務。
現場以樣品、型錄展示,第一線接觸商品,提高互動體驗,有各州政府辦事處代表於現場介紹該州投資環境與特色產品,將可接觸並拓展人脈,以便廠商布建通路。